貫徹落實教育部《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綱要》,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,培養(yǎng)學生樂觀、向上的心理品質,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(fā)展,結合學校工作實際,特制定本制度:
一、組織機構
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
主 任:楊劍波
副主任:狄偉、韓振江
委 員:王靜、冉美祎、張琴、王曼、張紅、曹會欣、王紅甫、朱瑞娟、各班班主任
二、構建三級網絡平臺
一級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;二級為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老師、班主任;三級為班級心理委員、寢室信息員。平臺相輔相成,協(xié)同開展工作。
三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
1.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專業(yè)培訓,發(fā)揮專職心理教師、原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、家庭教育指導師的骨干作用,每年選派熱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年輕教師參加專業(yè)培訓。
2.加強對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,讓全體教師知曉中學生心理特點,掌握一些心理咨詢的知識及方法,協(xié)同心理健康辦公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
3.新學期開學前一周,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牽頭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會議,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內容;心理健康工作人員根據方向和主題,商討并制定本學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,分別制作相關APP,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。
4.學期結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,總結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失、分析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,不斷優(yōu)化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的開展。
四、持續(xù)推進心理健康教育
1.學校心理健康辦公室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會議,分析討論重點學生心理問題,討論、組織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。
2.立足校本特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堅持預防為主,遵循學生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實效性。
3.面向全體學生,開展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有效的滲透到學科教育中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課或專題講座,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,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,培養(yǎng)良好的心理素質。
4.關注個別差異,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,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。開展個別咨詢與輔導,健全心理輔導室,設立心理健康預約信箱和面對面心理輔導,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,排解心理困擾。對于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,能夠及時識別并轉介到醫(yī)院或心理診所。